日志文章


2016-08-16

张永祥:在发电车上发光

张永祥:在发电车上发光 m-Jvao/B  
记者郑刚 通讯员孙杨 M$}(_SF0'  
fqL?i/ P2  
    初识张永祥,是在7月31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中,一身的汗水遮不住曾为海军的飒爽。在不足50平方米、室温达64摄氏度的狭小空间里,张永祥的眼神聚焦一堆铁疙瘩,满眼是爱。 $AZ_N-Kr@  
   +:8|WjS q  
  8月2日,记者来到济南车辆段,在与张永祥并肩去往发电车的路上,他滔滔不绝的工作介绍幽默而风趣,矫健的步履看不出52岁的年龄,让记者感受到他当年模特大赛冠军的劲儿。 !W KLNl(e  
   X|J.7 j92  
  这种劲儿,与连续两年路局先进生产者、连续四年段优秀共产党员之美誉交织、辉映,竟是如此的传奇、生动、真实、立体,洋溢着抵挡不住的人格魅力。 xMJK `UmcR  
   b%ekpKq/  
  工友董虹:“祥哥对待安全向来精益求精。他的耳朵就是听诊器,这样的故障他每年都发现若干起,今年以来就发现了5起。” BQjgY~,s  
   <r!/ N7  
  张永祥早年在设备车间负责维修机床时,一流的钳工技术就让同事赞口不绝。如今担任济南乘务车间发电车三队队长,他又修炼出了两只神奇的耳朵,“听”出了无数的柴油机故障。 2CE74  
   96n M|  
  在别人眼中,发电车上的3组柴油机就是一堆铁。可在张永祥看来,却是3个有呼吸的生命:控制电路板是它的大脑,高压油泵是它的心脏,进回油管是它的血管,空气滤清器是它的肺……他像珍惜生命一样,呵护它们的健康。 xmFsq  
   8W6U ]ap  
  和其他人检修设备时,按常规流程操作不一样,张永祥是带着脑子干活的人。他检修设备讲究“听、看、闻、摸”:听设备工作时发出的轰鸣声有无异音,看设备外观和排烟有无异样,闻工作间是否有异味,摸柴油机震动是否有异常幅度。 7\ y3v  
   d`T~NS?  
  今年的“5.15”调图引发社会关注,安全平稳过渡是重中之重。5月15日晚上21时,在伙计们对济南至金华西这趟车的发电车检修完毕、确认正常使用后,张永祥依照惯例上车巡视,却听出了异音。但再次启机检查,竟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。 TXL !  
   eo8LvXD  
  张永祥说:“没有发现问题才是最可怕的问题,今晚必须甩车,待明天进行分解检查后,再决定是否正常运用。”在他的坚持下,段调度下令换挂备用车。 oi2-l8l  
   uQ `_Lq  
  检查结果让人惊诧——柴油机凸轮轴剥离!如果不是发现及时,要么影响列车供电和正常运行,要么造成柴油机报废。而一个凸轮轴就价值十几万元。 jw,hELs  
   , Tdo;GOj  
  发电车送回厂家返修时,令厂家技术人员和领导叹为观止。因为如此细微的故障,在170多分贝的嘈杂环境中,仅凭两只耳朵就能作出判断,实属罕见。难怪多个地方企业三番五次地重金聘请,要挖他走。 wu*<x;9,XX  
   eNM$(9R  
  面对好评和诱惑,有着浓郁铁路情结的张永祥却坚定又淡定:“是铁路给了我饭碗和平台,我只想在铁路上凭本事吃饭。” vZQ=F(  
   d#gW rtRc  
  同为发电车一队队长的董虹谈及此事一脸佩服:“祥哥对待安全向来精益求精。他的耳朵就是听诊器,这样的故障他每年都发现若干起,今年以来就发现了5起。” $ nSsq~!  
   bzf"s6_LM  
  车间主任李虎:“他业务好,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;会谈心,转化了一批老大难职工;有担当,是车间急难险重任务的首选对象。” :.:7IS X  
   62 @6 oU  
  今年30岁的小李换过2个车间、5个班组,走到哪里都貌似不受欢迎。因为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,生活上不合群,工作上不上进,谁批评得狠了,他就跟谁急眼干一架。 [$<A_2>26  
   7r^x\U]  
  2011年,小李调到发电车三队,很多人提醒张永祥“这个人不能要”。可他偏不信这个邪。来三队上班第一天,张永祥送给他“鸡汤式”的约法三章:按点上班,有事请假;只要出力干活,就有尊重和收入;摔倒了就赶紧爬起来,不然别人就会踩上去。 Ob|BT]  
   qu ]vq "  
  然而好景不长,小李故伎重演。频繁请假、无故旷工、不接电话、工作无神……张永祥先是祭出约法三章让他承诺;随后,工作时安排最好的师傅教他干,休息时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。 *"3>NN[jU  
   H:LmA3  
  一年后,小李终于开窍了,干活熟练了,笑容阳光了,表现积极了,还主动要求上车当乘务员。张永祥喜上眉梢,首先安排他跑短途,接着委派他跑长途。结婚那天,小李父母拉着张永祥的手喜极而泣:“孩子多亏跟了你,这几年就像换了个人一样,要不然,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飘着呢。” ?"dqK[.N  
   d?#C3cnZ  
  对此,济南乘务车间主任李虎深有感触:“张永祥管理班组一板一眼,特有凝聚力。他业务好,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;会谈心,转化了一批老大难职工;有担当,是车间急难险重任务的首选对象。” LpY'sPS  
   vt+`Qk  
  十多年来,张永祥发现故障多,受到表扬多,接受任务多,却没有出现人红是非多。把重点任务交给他,领导不操心,本人不犯愁,职工无怨言。 Zo{&*fiYb?  
   `"O/v7JC|  
  每年春运、暑运的紧急关头,他常常带领伙计们一个月不休班,突击完成各种检修任务,工作干得漂亮,职工没有负面情绪,还听不到任何不良反应。 ^}# *K8  
   ] }iq  
  张永祥曾经的老主任,如今担任该段客检主任的宋晓东解释说:“这是因为他知人善任,没有私心,为人正派,以身作则,处理工作有办法,人际交往有格局。” U6XO*C}4Ny  
   s_T40>  
  哪里有张永祥,哪里就有正能量。在济南乘务车间发电车班组,7个班组长中有5个是张永祥带出来的;段技术比武发电车单项,他带出来的伙计包揽前三名;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年轻人参加路局技术比武,摘金夺银成为常态;他所在的班组连续3年获得路局先进班组,他和伙计们检修的发电车连续3年被评为路局标准化发电车。 WL.S6H|  
   vOWP  
  安全科长李振:“他有很强的执行力,又懂管理艺术;工作担当不分内外,干事奉献不计得失,有很高的境界。” (J~&sYrf T  
   ur4}>ln  
  身为济南车辆段安全科科长,李振经历的越多,就越能体会到张永祥身上的可贵之处。“他有很强的执行力,又懂管理艺术;工作担当不分内外,干事奉献不计得失,有很高的境界。” ^vP7Q  
   .`bMS/A|  
  2014年春运,烟台站需要加开临客,烟台乘务车间提前整备发电车遇到了难题,3台柴油机发电机组都不能正常启动。情急之下,段领导决定把这台发电车牵引到济南,请张永祥出山。 2j.$aW `S  
   )Di|.We  
  大年初一早晨,张永祥喊上2名伙计紧急赶到车间,花3个小时解决了3台柴油机的难题,下午2时发往烟台,第二天就投入到繁忙的春运中。 u . 2 A&  
   h7%y8|-  
  类似这样临危受命,又力挽狂澜的事儿实在太多,赴菏泽,去青岛,奔上海,张永祥每每手到病除,从未失手。在他看来,这不仅仅是服从和支援,还是攻坚克难的神圣使命;不需要份内份外分得太清,都是以铁路安全大局为重。 =hdd0Ti  
   +$Xj'  
  在张永祥的意识里,大格局必须扎根小班组。他习惯把工作当成日子来过,把单位当成家来经营,别说十几万的损失让他心疼,几块钱的柴油浪费他都不舍得。 {5ycI$0S5/  
   5N:Q y  
  在该段2015年民主议事恳谈会上,他酝酿许久的班组一体化作业构想一经提出,就引起了段领导的浓厚兴趣。“我建议优化作业流程,实现节支降耗。现在地勤人员的单项作业都是各自为战,检修空调、电器开关、塞拉门、继电器、播音设备都需要柴油机组起机运转,单独送电。如果能集中时间统一作业,就会大大降低柴油机组运转成本。”该建议被采纳后,每月可节省柴油约18000升,大大降低了发电车油耗成本。 ~y4)n?9  
   &TTzto6  
  父亲张锡孔:“咱就踏踏实实干好工作,别给领导添麻烦。” !6LjB5E?^Q  
   $ps|=w%vT)  
  走进张永祥家里,热情扑面而来。 >'>]Gfr  
   q9E0i}s  
  妻子前年从济南西车辆段退休,操持着全家人的后勤保障。谈及张永祥工作上的成绩,妻子情绪复杂,有骄傲,有喜悦,有担心,有失落。 }nWW@72]  
   yfL +PvjT@  
  “干工作他是真拼命,天天是两眼一睁,忙到熄灯。早晨7点出门,晚上11点多才回家,好像发电车就离不开他似的。” X*kNe%tJq  
   [fbNEKUXp  
  张永祥严格要求入库检查作业标准,基本上每趟车出库前他都去检查验收,工作环境越恶劣,他越是要求自己巡视到岗、检查到位。这么多年坚持下来,不仅班组的伙计们佩服,车间和段领导提起来,都感叹他的付出。 -|S1>2~b  
   o@ZIqFs@  
  受张永祥影响,女儿打小就坚强独立,重点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浪潮集团工作。采访前一天,在北京工作的女儿碰巧回来。那一天,张永祥到家已经深夜12时了,女儿坐在沙发上等他回家。“我给爸爸买了件新衣服,想让他穿上看看好看不?” :k":g#m  
   Z"&Cz.!M  
  7月31日,人民日报、中央电视台、山东卫视等多家媒体对张永祥高温下的工作报道后,女儿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,引来一片点赞,也给女儿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。 X&xR{Z%  
   W% tGs*Ko  
  然而,面对这次国家级媒体对自己的报道,张永祥却出奇的低调,除了妻子女儿以外,没有告诉其他家人。 qO d:+  
   }?Us[R$D^  
  因为2013年夏天,全国铁道影视中心新闻节目曾经报道了张永祥的事迹。住铁路宿舍的父母和妹妹,从电视上看到他一身汗、水淋淋的忙碌场景,哭了好几天。 5$TLUC#@@r  
   Ivqh)nnl  
  “不敢让他们看了,父母年纪大了,心脏不好;弟弟妹妹也都心疼我。让妻子看,是希望她能理解我,支持我的工作;让女儿看,是希望孩子能做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。” @~K4vB#n  
   Z KX *  
  从路局车辆处退休的老父亲说话断断续续。老人对记者说:“感谢组织对他的培养,感谢同志们对他的帮助。他也是50多岁的人了,要多注意身体。”转过身,老人对张永祥说:“咱就踏踏实实干好工作,别给领导添麻烦。” ag|}7=yL=,  
   "vy59H\s%  
  那一刻,站在一旁的张永祥,既觉得幸福,又深感愧疚。因为忙起来,他时常一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家,照顾不上父母,只能每天打个电话,既是对父母的问候,也是向老人报个平安。 04z[{tm  
   X6nngXs  
  来源:2016年8月16日《济南铁道报》  (|sp=.p}  


类别: 无分类 |  评论(0) |  浏览(3665) |  收藏